A問問題時,Lillian老師要B回答,B卻不太情願回,Lillian知道這是本地「贏」的學習文化,趁機告訴B,同儕的學習可以競爭又同時互相幫助的,不一定只是獨善其身;或許這是J的初體驗,希望他日後明白。
同時間,E問了一個單字,Lillian老師要她自行查字典,我問她說:「你會嗎?」她點頭後,我就隨他去。
同時間,我看3個學員輪流問著Lillian老師問題,Lillian老師也一一的予以解決,問答間,很流暢的進行。
同時間的 Anna 在做她的作業,偶而也會回答學員的發問,一直以來,她自己可以掌握好她的學習進度;至於Joseph也是。幾年的自主學習,這2個孩子算是走在軌道裡了。
因著「武肺」寒假延長,美語營的學員可以進一步的Long stay,學員因此可以自行學習,有問題再提出;至於回答問題者,有時是其他學員、我的孩子或Lillian老師。
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,相異相異於之前營會時,那種排排坐、按表操課的學習文化。
其次,學員和我們家孩子一起學習,也經歷到混齡、混程度的學習方式;又因人數少,有我和牽手2個大人陪伴,比較可以隨時解決學習者的疑惑⋯⋯對學員來說,這些都是嶄新的體驗,也開拓學員日後選擇學習方式的視野。
對我們來說,這次的Long stay,我們可以一面照顧到自己孩子的學習進度,同時有機會將學員帶進我們的學習方式,讓學員們嘗試、見識到自主學習,或有機會啟發他們各自的主體性學習,很期待。